春江花月

一切都是枉然,一切都微不足道。为什么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呀——莫泊桑

《琅琊榜》省略情节猜想之一(言阙篇)

    开篇按语:梅长苏一访言侯时,言阙对梅长苏说往事:“如果我不是一心修炼,远离红尘,恐怕早就在九泉之下。”(电视剧第13集第37分);小说第65章,言阙:“……如果我不是心灰意冷远遁红尘,他也不会在乎多添我一条命。”这两段台词,并没有说明言阙何时远离朝堂的。如果言阙是赤焰案之前就远离朝堂的,那是智慧;如果是赤焰案之后才远离的,只怕大节有亏。因为以皇帝的猜忌心和言林的交情,如果赤焰案爆发时,言阙仍然在朝堂中担任要职,他必须站队表态。不表态,则皇帝不会放心他,他和言家不会安然无恙;表态,言阙的人品就永远污损了,他从一个智慧而坚守风骨的蔺相如,变成了一个不知机、随风倒的墙头草。其人其行,“可以理解但不值得敬佩”。但是因为前面言侯爷“不辱使命、单骑退敌”的优秀表现早已征服了观众,于是观众读者都脑补他早就离开朝堂了。如此,言阙既可以安然无恙,又不必丧失气节(呵呵)。本文为了讨论方便,也是这般假设的(其实是我一开始记错了,呵呵)。

 

言阙为什么在赤焰案前几年就远离朝堂?

很多读者观众的理解是:言阙发现了皇帝对祁王、林燮的猜忌,劝林燮无效,为了保全言氏一族,渐渐淡出朝堂。

我曾经也这么认为。

但是我在构思《暮雪》中袁礼的生平时,想到了另一种可能,并且,这种可能更符合“富智慧、重情义、有风骨”的言阙形象:

言阙要保全的,不是言氏一族,恰恰是祁王、林燮。赤焰案之后他缄默不语,也不是全身远害,或者心灰意懒,而是为了保全劫后余生的大梁臣民,为大梁留最后一线安宁清明。

当皇帝开始猜疑祁王、林燮的时候,有没有连言阙一起猜疑了?我觉得大约还不会。一者,皇帝可能优先猜疑手握重兵的林燮;二者,从言家“两朝帝师三任宰辅”的家教来看,言阙会很注意臣子的分寸,主动避免惹来皇帝猜疑的言行。如果此假设成立,那么,言阙在自己还受皇帝信任的时候,发现皇帝猜疑祁王和林燮,他会怎么办?他不是不是就只管自己明哲保身、放任祁王和林燮被猜疑了?不可能。即使是普通人,发现自己上司兼朋友对另一个同事兼朋友不信任的时候,最初的做法也都是两头劝和。一头劝上司:“他对你一直忠心耿耿,他为你的事业做了多大贡献,他一直把你当最好的兄弟,他的人品你还不了解吗?…………”;另一头劝朋友:“虽说过去是兄弟,但是现在是上级了,你应该尊敬他,该他做决定的事情,你要请示他;他的命令就算不合理,你也应该先接受了再提建议,怎么能直接就顶回去呢?他是领导,我们要和他保持一致,不能造成领导层分裂…………”。然后,他发现两头都劝不动,而且两头不讨好:领导怀疑他:“你为什么老是替他说话?是不是和他结党?”;朋友质问他:“你为什么老是站他一边?是不是被他收买了?”本来两个人的矛盾,现在成了三个人的,而且还是交叉的,两两一组。最后,他心力交瘁,无奈退出,随你们闹去吧。

但是,这是普通人的模式。如果言阙也是这种模式,就太辱没言阙了。

皇帝对祁王林燮的猜疑,不是普通的猜疑,是涉及到朝政兴衰、臣子生死的大问题。言阙不可能放任皇帝的猜疑发展下去。他也不可能坐视祁王、林燮一步步踏入死境。言阙最终放弃两头劝和的做法,一定有更重要的原因。

皇帝猜疑祁王、林燮,是因为祁王、林燮威胁到了皇权。祁王的势力,加上林燮的势力,一文一武,一君(半个)一臣,已经至少占了半个朝堂。如果再加上言阙的势力,则大部分朝堂势力脱离了皇帝的掌控。只要祁王愿意,林燮、言阙完全可以重演一回五王之乱时扶保新帝登基的历史。只不过,这一回,登上帝位的,是祁王;被夺权甚至性命难保的,是皇帝自己。这样的威胁,让皇帝寝食难安(这就是沈追说的“想反就随时能反的实力”)。如果此时言阙再在皇帝面前为祁王、林燮美言、辩解,等于证明了“言阙和林燮已经结为一党”,皇帝更可能提早采取行动、解除威胁。以言阙之智慧,岂会猜不到这种结局;相反地,如果言阙中立,远离林燮、祁王,不附和祁王的改革,不参与林燮的各种政治、军事活动,如果皇帝的政策不是太昏聩就尽量支持皇帝。则皇帝加言阙的势力足以压倒祁王、林燮,那皇帝会因为祁王、林燮尚不足以动摇自己的皇位而不动他们。——这种抗衡关系,“别作死”的《梁帝》描述得极为充分、精彩。

随着祁王、林燮的声势高涨和皇帝对祁王、林燮猜忌程度的不断加深,言阙仅仅中立,已经难以保全林燮,同时又劝不动林燮解甲归田(为何劝不动,“云关-雪栈”的《忠臣与烈臣》阐述得很清楚)。难道言阙就坐视局势恶化么?我想这是不可能的,他必定会再做点什么,以避免事情走到那不可收拾的最后一步。那么,寻找一个(或几个)林燮信得过、对朝政极为熟悉、善于处理内外关系的人,放在赤焰军中,帮助林燮提防背后的暗箭,同时也提醒林燮不要行差踏错,替林燮把关,就是一个很可行的方法。只有当这一步也无效的时候,言阙才可能无奈地放弃挽救林燮的设想,转而“反求诸已”:既然朝政有祁王,守边有赤焰军,皇帝也不是太昏庸,军事民政都不缺他一个,他就不必掺合朝政了。至于最后赤焰案爆发,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,言阙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惨烈的结果。如果没有夏江、谢玉的阴谋,哪怕皇帝最终仍然要剪除林燮势力,至少也不会剿灭赤焰军。如果言阙能预知赤焰案,那言阙拼死也要阻拦林燮加入祁王阵营;如果林燮能预知梅岭屠杀,他会无条件交出赤焰军。

 

梅岭一役的真相,金陵城无人知晓。夏江、谢玉既然有意制造赤焰案,必定早已准备好了证据。至少在法律程序上,案件是“铁证如山”的。反对派想推翻此案,难于上青天。所以,为祁王作保的朝臣,除了坐实祁王结党之外,还证明了“祁王党徒罔顾国法蔑视君威”。除了加速祁王之死外,好像没有别的作用。

金陵何以砍掉两万多人头?虽然海宴算术不好,但是我们这帮“自干五”观众算术还是及格的,我们可以替海宴算算:一个金陵城,官员不会超过二千,半个朝堂是一千,还有一万九千多人,是被株连的亲属、部曲,再算上被流配、没为奴婢的,其实至少有四万人受到株连。在“林燮附逆谋反被诛灭”的消息已经传到金陵的情况下,还有半个朝堂公开站到祁王一边,我是不太相信的。更大的可能是皇帝借机清洗异己势力,大搞“瓜蔓抄”(参考胡惟庸案)。此时,你事实上是不是祁王党已不重要,重要的是夏江想不想把你罗织成祁王党,是皇帝怀不怀疑你是祁王党。这种情况下,言阙的生死荣辱,已经不是他个人的事情,而是整个言氏家族的、整个言太师门生故吏的。他不惧一死,倒是流芳百世了,但是,整个言氏势力就为他陪葬了。祁王、林燮、赤焰军、英王、黎崇、半个朝堂已经倒下,再添上言阙这一支有生力量,“大梁”真的要垮台了。这样的结果,比自己的名声要重得多,所以言阙才会对赤焰案一言不发。皇帝当然也不想把所有的朝臣都杀光,他还需要臣子帮他治国;林燮已死林家族诛的情况下,再灭了言家,对皇帝的形象也不太好。既然言阙识相、臣服,那不妨留下他,替朝堂粉饰太平。这就是此后十二年间言阙远离朝堂、言家安然无恙的原因。

同样的原因,促使言阙在对朝政完全绝望的情况下,选择与皇帝同归于尽的炸皇帝之策。眼见朝政越来越混乱,风气越来越败坏,大梁越来越没希望,言阙一定越来越悔恨当年没有拼死一搏、没有与祁王、林燮同生死共命运。苟且偷生,徒留污名于后世,于朝政却无一丝裨益。十二年过去了,当年的言氏故吏,估计凋零殆尽了吧,已经没有什么值得保全的了,豫津虽然可惜,但是父子同命运,天地留正气,也不算白死。

言阙为什么没有注意到靖王?一者,他不太了解靖王,靖王少年从军,赤焰案后自我放逐,与他接触少;二者,夺嫡险事,如果靖王本人没有夺嫡之意,他去鼓动靖王夺嫡,一旦失败,岂不是害了靖王?但是,他应该思考过靖王能不能担起重任。,结论是,舍靖王其谁与?所以,梅长苏二访言侯,言侯一明白梅长苏的来意,便立刻承诺“我愿意”。言阙的“君子一诺,生死相随”,不是对梅长苏的一诺,而是对靖王的一诺;他生死相随的,不是梅长苏,是靖王(准确地说,是祁王及祁王遗志)。

 

 

 

将来能成为朝廷中流砥柱的,不是圆滑的柳澄,而是铁骨铮铮的言阙。

 

 注:为何言阙会做“炸皇帝”的蠢事?我的看法是:1、时日曷丧,予及汝偕亡“的绝望和愤懑;2当年五王之乱,萧选能火中取栗,登上皇位,那么,现在的皇室,也一定有人能做得到。刺杀皇帝,朝局当然会乱,但是大乱之后才有大治么。

 

评论(32)
热度(62)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 春江花月 | Powered by LOFTER